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選擇優秀企業,然後在股價合理偏低至極低時買入,然後一直持有至股價過度反影價值時沽出,為投資取勝之道。但是,大部份投資者都不會選擇只投資一隻股票,而選擇10隻,20隻甚至30隻股票,當然持有太多股票絕無好處,只計買賣手續費也付出多不少。既然大家都會持有多過一隻股,我想分享一個極簡單的組合概念和例子︰
你有3位朋友︰靚仔、靚女、靚叔,他們同時持有10萬並看好股票A、股票B和股票C,剛巧3隻股票的股價都是$10,但他們的投資分配都不同。
過了一年後... ...
你有3位朋友︰靚仔、靚女、靚叔,他們同時持有10萬並看好股票A、股票B和股票C,剛巧3隻股票的股價都是$10,但他們的投資分配都不同。
靚仔 | 靚女 | 靚叔 | |||||
買入價 | 持股量 | 金額 | 持股量 | 金額 | 持股量 | 金額 | |
股票A | 10 | 1000 | $10,000 | 7000 | $70,000 | 4000 | $40,000 |
股票B | 10 | 1000 | $10,000 | 2000 | $20,000 | 3000 | $30,000 |
股票C | 10 | 8000 | $80,000 | 1000 | $10,000 | 3000 | $30,000 |
$100,000 | $100,000 | $100,000 |
過了一年後... ...
靚仔 | 靚女 | 靚叔 | |||||
股價 | 持股量 | 金額 | 持股量 | 金額 | 持股量 | 金額 | |
股票A | 15 | 1000 | $15,000 | 7000 | $105,000 | 4000 | $60,000 |
股票B | 11 | 1000 | $11,000 | 2000 | $22,000 | 3000 | $33,000 |
股票C | 9 | 8000 | $72,000 | 1000 | $9,000 | 3000 | $27,000 |
$98,000 | $136,000 | $120,000 |
靚仔、靚女、靚叔的起步資金是一樣的,大家選擇的股票都是一樣的,但結果明顯大同。
原因絕對是因為他們的資金分配。
靚女成功將最大的資金投入最有升幅潛力的股票,將最少的資金放在較沒有信心的股票。
靚叔比較平均,因此回報是兩者之間,但相對靚女的回報已相差16%。
靚仔的失敗不需多說,他的案例很可惜,因為他同樣是選對了兩隻股票,只是選錯了一隻,最後的總回報都竟是虧損。
靚仔可悲的例子在現實中在不少投資者身上都發生過,組合中有選對的股票有選錯的股票,不幸因為持有下跌的股票太多,導致整體回報受影響。因此在定期檢討組合時,同樣要看看自己最有信心的股票是否有相對回報,下跌的相對是否只佔小比例。若果情況相反,就要想清楚是否短期因素或是組合真的需要調整一下。
比例上,我當然會將最有信心的企業佔自己組合較多的比例,我的信心是指企業擁有以下全部或部份的條件︰
- 企業過往3-5的業績和財務狀況都良好
- 每股派息在過往3-5年甚至更長持續增加
- 股東權益回報率維持在15%以上
- PB < 0.8
- 有強大的護城河,不容易受競爭者破壞
- 有持續創新的能力
- 個人對企業本身的認識
- 平均買入價偏低或極低
近來檢討自己的投資組合時,感恩主力的股票都有不錯的回報,仍然虧損的那些股票只佔自己的組會不到10%,我會繼續以「信心」分配每隻股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