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月供股票 (已供12期)

不知不覺,由2106年3月開始啟動的月供股票計劃至今已供了一年,先看看組合的情況

編號 月供股票 股數 平均買入價 累計買入
1 長和 147 93.12 $13,688.64
2 中電控股 186 75.02 $13,953.72
5 匯豐控股 301 54.88 $16,518.88
6 電能實業 187 74.56 $13,942.72
16 新鴻基地產 152 101.08 $15,364.16
688 中國海外發展 270 23.72 $6,404.40
700 騰訊控股 101 182.96 $18,478.96
1211 比亞迪 170 46.05 $7,828.50
1299 友邦保險 370 46.44 $17,182.80
        $123,362.78

賬面賺$7,77.27 (6.3%)
賬面連已除淨股息賺$10,489.71 (8.5%)
累計手續費︰$300 (每月$50,但首6個月免手續費)
扣除手續費後,賺$10,189.71 (8.26%)

累積賺取信用卡積分︰29,468分

我個人對暫時的回報率感到滿意。組合內已有幾間企業公布2016業績,業績令人滿意。此月供股票組合以平衡增長和收息為目標,組合裡暫時沒有企業減少派息。我暫時無意增加或減少股票的數目。

我會繼續顯示手續費和月供股票所產生的信用卡積分,讓讀者能掌握得更全面。
在這一年,我在月供股票計劃裡享受簡單的操作,令我可以忽視買入時機和股價,而更專注於企業本身的狀況。好像一個球類運動員一樣,若他只望著分牌,他一定會輸,因為他應注專的是「球」。投資也一樣。

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業績公布後股價跌,要沽?

2-3月是企業派成績表的高峰期,不少投資者或多或少都會看到一些業績報導,但同一份成績表在不同的財經新聞媒體中可以有著不同演繹,而且不同的大行亦會重新評估那些企業並給予新的目標價。其實這些報導和目標價好容易誤導一般投資者,投資者可能見大行降目標價和投資評級,便速速沽貨,卻沒了解企業真正的業績和前景。部份投資者沒有足夠的投資知識,不知現價是否適合買入,唯有見業績好就買,業績差就沽。

另一個情況,就是業績配合績後股價表現。業績好過預期股價又升,是大部份投資者期望的。但業績差股價跌,業績好股價跌,業績差股價升,業績後股價沒動靜等,可能令一般投資者迷惘和掙扎。

業績後股價跌,要沽?
第一,股價不一定反映股票的實際價值,所以下跌不一定是它的投資價值減少。
第二,此下跌是因業績公布所產生的反應,有部份是理性反應,有部份是情感反應,但這些反應不一定正確,而且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第三,業績公布後有大量新聞,評論,大行評論及評級等,這些在短時間出現的大量資訊有機會令投資者作出錯誤決定,有時連業績都未看清就沽貨。
第四,投機者一早已買入並獲利不少,為了減低短期風險便沽貨獲利離場。
第五,大行或投資者對未來的展望負面,但這些都是預測,預測一定會準確嗎?
第六,業績差過預期,預期合理嗎?差過的原因是甚麼? 是否會持續差下去? 企業是否有相應的行動?
第七,派息差過預期,因為收入減少? 現金有其他用途? 這些用途是否合理?
第八,其他原因或找不到原因。

其實價值投資者是非常喜歡看見這種因情緒或短期負面因素產生的股價下跌,因為他們可以從中尋找投資的機會,可能是增持現有股票或投資新的企業,這樣的投資策略不但能提升回報而且還可以減低風險。當然,重點是要認真看看業績報告,檢視企業是否能持續成長,那些負面消息對企業本身有多大影響等才作決定。

業績期真好,不但能看到企業一段時間努力的成果,而且還能讓真正的投資者找到更多投資的機會。上市的公司實在太多,唯有只看一些自己熟悉的行業和企業,畢竟人生中有更多的事情比投資更值得投資時間。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有危就有機︰沃爾瑪(Walmart)

近期較矚目的財經新聞一定包括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巴郡在2016年第4季增持了科技股和航空股,其中增持蘋果4220萬股,使蘋果成為他十大特股之一。股神的這個動作,好像解開了不少人討論「科技股現價是否太貴?」的問題。剛巧,不少投資者都在上年第4季科網股回調時買入或增持。

但我更關注的是巴郡減持9成沃爾瑪的股票,這個動作代表甚麼呢? 是沃爾瑪已經不乎合價值投資?是擔心沃爾瑪的護城河持續被競爭對手打擊?在比較之下,有其他企業的發展潛力比它大? 答案只有巴菲特才知道。

我特別關注的原因,絕對是因為自己持有沃爾瑪的股票,雖然佔組合比例很少,但股神的舉動令自己反思。我沒有因此而沽出,只有靜待它派成績表再決定。沃爾瑪昨晚已公布季度業績,第4季淨利下降17.9%,同店銷售有1.8%增長,已連續10季錄得正增長。另外,線上銷售有29%增長,派息增加2%,我覺得這份成績表算是不錯。大部份的投資者都將焦點放在線上銷售的增長上,因為這正正是沃爾瑪近年大力投資的項目。

我覺得優秀的企業絕對不會滿足現狀,會不斷創新,而且有效運用資金和控制成本,當競爭對手出現時,會臨危不亂,知己知彼,繼續鞏固自己的優勢和護城河。我個人認為沃爾瑪就是這一類優秀的企業。雖然沃爾瑪在電商起步遲了,被另一間優秀的企業亞馬遜大大蠶食,但沃爾瑪憑著差異化策略,結合龐大的實體店銷售網絡優勢和合併多間線上零售商,使它能繼續為客戶保持低價優質的實體和線上零售體驗。

沃爾瑪雖然過了高增長期,但我仍會將它放在組合中作一隻穩定增長型收息股。它的股息已經連續增長44年,你知道嗎?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大升市的感受

2017年,恒生指數升得頗急,已有接近10%升幅,新聞又再出現民間股神,財經專欄偏向唱好大市,股票討論區熱鬧起來。今天我突然在想,不同投資者在此時有何感受?

1. 短炒投機者獲利甚豐,已沽出股票,心情興奮,但又不希望見到沽出後再升

2. 短炒投機者獲利甚豐,期望大時代重臨,繼續持股,希望賺到盡,心情既興奮又緊張

3. 長線投資者在低位已買入,獲利甚豐,心情愉快,正考慮是否沽出獲利或繼續持有

4. 長線投資者獲利不少,繼續持有股票,心情平穩

5. 沒有貨或很少貨的投資者感到可惜,但又擔心現價追入,風險會很高

感受沒有分對或錯,但感受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希望大家的感受不會令自己做出錯誤判斷。當我反思時,發現自己在大升市沒有特別的感受,原來自己近日在投資的焦點都放在近期公布的企業業績上,我就發現今天的自己已經成長了。

這兩個月都是業績公布高峰期,投資想要真突破,焦點絕不可放錯。

*我其中一隻愛股「越秀房託」派出一份靚仔成績表,比見到大升市更滿足。

每年15%投資回報率

投資組合的組合成份股,每隻股票的比例都是必須定期檢討的。評估方式要視乎你當初定立的投資目標。如果你的目標主要是收取利息,那麼你必須檢討股票的派息是否穩定和持續增長,企業本身的價值和前景是否樂觀,組合提供的現金流是否達到目標等。

我個人的組合,目標是每年連股息有15%的回報,其實這個目標並不離地,而且是一般投資者都可實踐的。若每年有15%回報,大概5年便能番一倍。例:本金50萬,5年後是100萬,10年後是200萬,15年後是400萬,20年後是800萬。這個例子是在20年裡再沒有再投入資金,但20年已經番了16倍。另一種較貼地的例子,

每月儲$5,000,一年便儲了$60,000,一年後將這些投資,並創造15%投資回報,$60,000變成$69,000。那一年同步儲另一個6萬,於下年加入投資。10年後,你大概會擁有超過120萬, 可以買樓付首期吧!若兩個人同心儲蓄和投資,理想更快達到。但每年15%投資回報率,的確需要下點苦功。

坦白說,我沒有必勝的方法,若你有,請告訴我和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我自己在之前的3年都成功,我會繼續努力,確保自己的投資組合連股息每年有15%或以上的回報。我暫時的方法:

1. 組合有一半都是能提供穩定派息的企業。不要以為投資這些股票會賺息蝕價,分分鐘價息齊升,在大市下跌時還有抗跌能力。
2. 組合另一半則以高增長,創新或業務簡單,行業龍頭,消費性壟斷,良好的營運歷史等作選股
3. 選好股時,謹記,在便宜時才買。每年總有一兩次較明顯的調整,買最有信心的。
4. 當市場瘋狂時,要冷靜思考,先沽出最沒有信心繼續持有的股票。

你可能覺得很難掌握,但只要你保持這些投資思維,由10%做目標,經過幾年苦練,必有回報。

今年恒生指數升得很快,今天檢討自己的港股組合,不過不失,由2017年起至今天,有一半的股票跑贏恒生指數,整個組合上升了12%
下兩週會沽出兩隻股票及黃金ETF, 將現金增持至20%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月供股票:加大月供金額的疑問

若你未閱讀我早前寫過月供股票的文,建議你抽空看看。

月供股票︰基礎認識篇

月供股票︰進階認識篇 1

月供股票︰進階認識篇2


早前我已提及過選股的原則,月供金額的考慮,現在談談月供後的操作。

現在不少銀行提供的月供股票計劃,能夠在網上銀行修改月供組合的股票和供款金額,在開始計劃前請先向有關銀行或證券行查詢。有些人曾提出,每當股價跌低過平均買入價便會加大月供金額,以達至低位買入更多平貨。首先,我會形容這種操作為「溝貨」,我連「低位」兩個字都不用。請思考以下問題:

1. 若你不慎是在熊市初期開始月供股票,我相信你很多個月的股價都會低過平均買入價10%,你只會在大跌市錯誤投入更多資金,造成更大損失,亦會導致你用更長時間才可有回報。

2. 跌=買? 這個應該不用多說,明顯的調整必須是先理解原因,不是逢跌必買。如果看到企業出現大問題會影響基本面或長遠發展,我反而建議沽出所持股票,不要冒這個風險。相反,若只是短期負面因素或隨大市調整,那就可以考慮加注於優秀的企票。

3. 以平均買入價作指標是沒有意義的, 就像一般的股票買賣一樣,不要以自己的買入價作任何止賺和止蝕的指標。

4. 若你以固定金額月供一段時間,時間越長,增加月供金額對平均買入價的影響便越少。所以加注的目標並不是只為了降低平均買入價。

5. 有些股票,在你月供初期正是低位,你在低位儲了很多貨時,之後就保持上升趨勢,股價可能不會出現低過平均買入價的情況,但那些股票不值得你加注嗎?(早前騰訊在高位回調了超10%,我便加注了)

月供股票後的操作,要十分謹慎,最基本的投資決定必須是根據企業本身的價值和增長。若要有加注指標,或許以低於5年平均市盈率,收益率等作參考。如股票的歷史收益率是在3-6%之間(不包括特別息),股票在5-6%收益率時可以考慮加注。個人月供股票選股都以有穩定增長,穩定派息作最重要考慮。

個個都用信用卡買嘢儲積分,這是大趨勢吧

近來和朋友傾計,發覺大家使用信用卡的情況很不一樣

A朋友:信用卡好危險,我以前試過碌爆卡,又卡冚卡,最後欠下很大款項,用了很長時間才能夠清還,現在決定不用信用卡了。

B朋友:我通常申請信用咭都是為了迎新禮物 ,然後達到簽賬額拿了迎新禮物後,我就不再用那張信用卡。不過有時原來那些信用卡要年費,我又用自動轉帳交費,後來才發現被扣了年費。

C朋友:信用卡幾好,可以儲積分,我唔帶現金出街都無問題。(但佢並不清楚哪張信用卡於那些消費項目是最優惠)

我個人認為,使用信用卡消費,為了享受折扣優惠和賺取積分,在理財的角度是沒有錯的,但要用得精明,我個人有以下意見:
1. 先有好的理財預算,並且每天記錄支出,不要超出預算 
2. 很久沒有用的信用卡不如CUT咗佢
3. 不要同時間申請多張信用卡,尤其是要達到某個簽賬額才可有迎新禮物的
4. 若要儲積分,集中兩至三張比較好
5. 因每張信用卡的優惠和積分計劃都不同,真的要做個table先比較到用哪些卡最適合自己

我個人主要的信用卡積分計劃︰

中銀i-card (Master Card) - 電話費、睇戲、超市、便利店 (全部10倍積分)
中銀恒地會 (VISA) - 月供股票 ($1=1分,18,000分換100元現金券)
匯豐白金 (VISA) - 出街食飯 (登記最紅自主獎賞,全部6倍積分)
*以上優惠詳情請自行參閱有關銀行的條款細則。

另外,我還有少支出是以信用卡支付的,如保險、水電煤差餉、家居寬頻、八達通自動增值等,粗略估計,1年可以換到12-15張$100的現金券,我通常是用來買書或衫褲鞋襪,的確節省了不少。當然,重點係應該用才用,不要超支預算,並且每月全數清還欠款。

之後就要講講投資,現時電子支付日趨普及,而且絕對是一個長遠的大趨勢,幾乎可以說不會逆轉的。電子支付的使用人數只會有增無減,每人平均使用金額亦會不斷增加,這絕對是一個乘法的簡單邏輯。10人x$10=$100; 若人數和金額同時增加20%,12人x$12=$144, 總金額是增長了44%。我覺得電子支付這個投資機遇還是在起步點。

VISA市佔率超過50%,MASTER則有接近30%,它們的領導地位不易受威脅。
兩者的營業利潤率、盈利增長、現金流、股本回報率等都是非常出色。它們的股價幾乎是同步上落的,在近7年都升了300%

VISA 和 MASTER 是否值得投資?自己看看它們的季度和年度報告就可以了解更多。

日常生活最常見最常用的,而且你感到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可能都是投資的啟示。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投資,想要真突破

我喜歡每天預留一些空間給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靜靜地看書,靜靜地反思生命中的經歷。

有時候,要突破自己,不是只靠一個「勇」字,勇氣當然重要,但有勇無謀可能會跌得好傷。我覺得人生的智慧可以從聖經,從自我反思,從別人的經驗而來,所以每天閱讀和思考的空間就是我持續突破自己的秘訣。

這兩週,恒生指數都在上上落落,技術分析者都用自己的方法預測短期走勢。我略略看過他們的分析,有些堅持向上突破,有些堅持向下突破,有些更不斷批評持相反意見者,真的納悶。若果有人每天都專注於這些投資專欄,相信會消耗很大精力,而且沒大果效。這兩週,我能好好反思檢思自己持有的股票,並且看看其他blog長知識,實在感恩。

今天恆指算是大成交突破3個月高位,那些專欄明天又繼續罵戰,我就繼續享受每天的生活,追隨自己的夢想。

想要真突破,先要知道有甚麼阻礙自己。

2017年2月4日 星期六

月供股票 (已供11期)

月供股票組合由11/3/2016開始 (中國海外和比亞迪是13/9/2016才開始供),組合情況截至3/2/2017如下︰

月供股票 股數 平均買入價 累計買入
1 長和 137 93.20 $12,768.40
2 中電控股 174 74.80 $13,015.20
5 匯豐控股 272 53.61 $14,581.92
6 電能實業 174 74.43 $12,950.82
16 新鴻基地產 139 100.40 $13,955.60
688 中國海外發展 209 23.60 $4,932.40
700 騰訊控股 89 180.17 $16,035.13
1211 比亞迪 138 46.22 $6,378.36
1299 友邦保險 339 46.34 $15,709.26
$110,327.09


賬面賺$6,363.66 (5.77%)
賬面連股息賺$7,651.07 (6.93%)
累計手續費︰$250 (每月$50,但首6個月免手續費)
扣除手續費後,賺$7,401.07 (6.71%)

累積賺取信用卡積分︰26,850分 (首年每供$5有1分)

因為我用中銀香港的中銀恒地會VISA供股,每18,000分便可換取$100的禮券,真係好抵!

如要了解我個人對月供股票的看法,可回顧之前的分享︰

月供股票基礎篇

月供股票進階認識篇1

月供股票進階認識篇2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股票投資組合的分配

初學投資時,毫無計劃,見到那股票不錯就買幾手,見到另一隻不錯又買少少,現在回想,當時的投資出現了以下的問題:

1. 大部份的錢都買了股票,沒有應急的金錢,有時急用錢,就逼於無奈於不理想的價位沽出股票。
2. 太集中買一兩類別的股票,同一類別有時升就一齊升,跌都一齊跌,大跌都一齊大跌。
3. 整個組合的股票沒有分輕重,有時持股多的卻不是信心最大的股票。
4. 有時只投資幾千,手續費的比例都很高。
5. 整個組合沒有明確的目標,如每年收取股息數目,預期增長百分比,在大市變化時組合的調整策略等。

我在4年前開始用心建立自己的組合,發現回報率比過往高和穩定,每年連股息回報都能超15%,若能保持此增長,8年後便能還清餘下按揭和每月產生$20,000現金流。

我現時的組合特點如下:
1. 85%股票(25%美股,60%港股);10%混合型基金;5%黃金ETF
2. 美股40%為Reits, 40%為科網股,20%為股息持續增長超過20年巨企
3. 港股25%以月供大藍籌,40%為價格低於價值的股票,35%為Reits
4. 月供股票的比例會持續提升(月供股票組合中,以匯豐和騰訊為主打)
5. 每月繼續儲蓄和保留股息,在股價偏低時增持reits,科網股和觀察名單中的股票
6. 按照認識與信心決定股票比例,最有信心那股票亦不超整個組合20%

暫時組合5大持股為Alphabet, Omega healthcare, 貿易通,六福集團,安全貨倉

另外,我每月都會更新月供股票的情況,請留意此Blog。

以上為我自己按個人投資目標而設的組合,若你有意投資,也可以想想如何平衡自己的組合。若是投資初哥,我建議先儲蓄5萬或以上,選5至10隻股票觀察,在機會出現時(股價偏低)投資最有信心的3至5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