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
當投機者買入股票A後,股價在一星期跌了8% (很常見的現象吧!),當他考慮是否止蝕離場時,有大行報告建議買入股票A,此時,對股票A根本沒有深入了解的投機者便深信報告會對股價帶來短期刺激。可惜,反彈少少後又再跌過,累跌15%,剛到跌到技術分析的支持位,之前沒有沽,現在沒理由沽吧!最終跌穿支持位後急瀉,那投機者最終蝕20%離場。一年後,他再查看股價,竟然比他當天的買入價升了30%。
作為長線的價值投資者 (學習中),我選擇︰
- 持續閱讀有關價值投資的書藉和Blog
- 持續尋找優質的股票
- 持續閱讀不同股票的年報
- 持續等耐每年出現一至兩三次的調整機會
- 持續增加現金(包括儲蓄和股息),以致機會出現時,可買入更多資產
2016年3月開始月供股票,因我認為熊去牛來。
2016年8-9月沽出部份股票和Reits,因我認為當時股價已過份反映,Reits在加息週期初通常出現調整。
2016年12月中,我認為市場過份恐懼,市場調整已經差不多,決定買入有資產有折讓、盈利穩定增長及派息持續增長的股票;買入Reits;買入幾支美國科網股;買入少量黃金ETF。
謹記,以較低的價錢你可以買入更多的資產,更多的資產有助產生更多的回報和股息。
2017年,先等特朗普正式上場,再作打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